“他总是在画素描”:即使是毕加索也必须练习,练习
纽约:他是20世纪的艺术巨匠,但这并不意味着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需要一张大画布。
火柴盒封面、明信片、餐厅餐巾纸——这些都是艺术家灵感迸发时的临时写生板。
因此,毕加索的一些素描本实际上比CD封面小得多,这也许不足为奇——就像现在在曼哈顿佩斯画廊展出的“毕加索:14本素描本”,这是一个纪念这位传奇艺术家去世50周年的新展览。
一幅用铅笔画的令人惊叹的完整自画像从那本小书里窥视出来,眼睛深邃而锐利。那是1918年,30多岁的毕加索刚刚与芭蕾舞演员奥尔加·霍赫洛娃(Olga Khokhlova)结婚。在温暖的比亚里茨度过的一个夏天,他在画布上画画,但也随身带着这个小笔记本,在上面写满了他们别墅、海滩和小镇的景色,以及即将到来的绘画草图。他还起草了一封给妻子医生的信,并列出了朋友的地址。
周五开幕的这次展览是与毕加索的孙子伯纳德·鲁伊斯-毕加索(Bernard Ruiz-Picasso)经营的马德里基金会合作举办的。1986年,该画廊首次展出了毕加索的速写本,名为《我是速写本》(Je Suis le Cahier,我是速写本),随后在全球巡回展出。
这次展览是在毕加索发展的繁忙时期举行的。本周在纽约,毕加索著名的1932年作品《戴手表的女人》(Femme
la montre)描绘了他的缪斯玛丽-萨姆斯·沃尔特(marie - th
rise Walter),于周三晚在苏富比拍卖行以1.394亿美元(2.19亿美元)的价格成交,成为毕加索有史以来拍卖价格第二高的作品。
“他是现代最伟大的艺术家,在很多方面,他都把自己看作一本速写本,”佩斯的首席执行官马克·格里姆彻(Marc Glimcher)在预展上对人群说,他指的是毕加索通过大量素描来完善自己的作品。
当他敦促在场的年轻人认识到“这个房间里的每个人都因为巴勃罗·毕加索而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时,他听起来几乎是福音派的。
在一次采访中,格里姆彻解释说,他觉得在我们的文化中,似乎每件事和每个人都在被重新质疑的时候,世界需要被提醒一下毕加索的成就。他还提到了他所谓的偶像效应:“当某样东西变得如此具有标志性时,它必然会被过度简化,”他说。“人们说,‘哦,毕加索,懂了’。我们必须确保他们得到它。”
展览在一个大画廊举行,按时间顺序排列,时间跨度从1900年到1959年,这是毕加索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他于1973年去世)。14本速写本中的每一本都是在他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的背景下呈现的,包括他的浪漫关系,这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草图是著名画作的早期版本,如《亚维农少女》(1907),其中一个速写本测试了各种人物效果图;《扶手椅上的朵拉·玛尔》(1939);以及他为法国南部一座教堂创作的《战争与和平》壁画,完成于1952年。
还有一段毕加索的电影,他光着膀子,穿着短裤,为那些巨型壁画做准备,需要一个梯子才能到达画布的顶部——提醒人们它们的大小。
但在展览的其他地方,这些宝石都是微型的。其中一些图像很奇特,比如怪物和小丑般的人物,有些是用亮蓝色和红色铅笔画的,出自1956年至1957年的速写本,就像一本异想天开的儿童读物。
另一些则感觉很精确,更有技术感,比如他1924年创作的Juan-les-Pins素描本中的水墨画。在这些素描本中,他通过点和线的图案(即星座)来实验吉他和其他物体的形状。其中一本速写本中还出现了一首长诗,并被翻译成随附的目录。
每个速写本只打开一页,如何发现剩下的?该画廊的解决方案是在循环视频显示中提供后续页面。
毕加索的孙子、保罗·毕加索(Paul Picasso)的儿子鲁伊斯-毕加索(Ruiz-Picasso)说,这些速写本值得重新审视,因为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们对毕加索的作品及其创作背景进行了很多研究。
“我们现在对他的所作所为有了更好的了解,”鲁伊斯-毕加索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一种考古层面,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研究。”
鲁伊斯-毕加索的祖父去世时,他才13岁。他记得自己在法国穆甘(Mougins)的画室里,孩子们并不完全受欢迎,他在那里度过了晚年。但在家里的其他地方,他记得他总是“画到最后一张纸为止”。
“他一直在做一些事情,”鲁伊斯-毕加索说。
这场在纽约佩斯画廊举行的展览将持续到12月22日。
美联社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