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姆林宫如何做空格什科维奇的地位并套现
监禁《华尔街日报》记者埃文·格什科维奇是克里姆林宫针对其对手美国实现若干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
格什科维奇现年32岁,是一名美国公民。周五,格什科维奇因间谍罪被判处16年监禁。他的雇主和美国政府谴责审判迅速执行,这是现代俄罗斯史无前例的针对外国记者的案件。
如果一场涉及格什科维奇的囚犯交换真的发生了——现在所有的条件都已到位——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统将通过交出一名实际上是一名才华横溢的记者的“美国间谍”来最大化他的宣传效果。这次交换将证实,这种策略——把美国公民当作政治棋子——是克里姆林宫获得未来所需的一种可接受且有效的手段。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按照普京的命令攻占基辅的尝试失败,以及随后的血腥战争,给克里姆林宫带来了许多困境。
克里姆林宫需要保持与白宫的沟通渠道,尽管美国一直试图将俄罗斯贴上“贱民国家”的标签,并对莫斯科实施外交和经济制裁。克里姆林宫一再承认,拜登领导下的俄美关系已降至冷战以来的最低点,甚至可能更糟。人们如何在这样的关系中找到积极的一面呢?或者至少让对方愿意谈谈?一方必须创造条件,让自己拥有对方真正需要的东西。格什科维奇成了克里姆林宫需要的筹码。
另一个难题是如何让在俄罗斯的外国记者感到不那么自在,同时又不把他们全部赶出去。毕竟,不可能强迫他们遵守克里姆林宫对战争的委婉说法,也不可能强迫他们对俄罗斯对乌克兰空袭的受害者、俄罗斯士兵家属的不满、政治镇压以及克里姆林宫的敌人阿列克谢·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的死亡保持沉默。与俄罗斯国内媒体不同的是,克里姆林宫不能强迫《华尔街日报》的广告商停止与之合作,也不能在又一篇言辞激烈的文章发表后“打电话大喊”主编。
我们应该如何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呢?监禁一名美国记者,判处他16年徒刑,从而向俄罗斯所有外国媒体的编辑委员会发出一个明确的信息:“如果你不服从我们,你就会追随格什科维奇。”莫斯科的外国媒体不可能忽视这一警告。
克里姆林宫面临的第三个难题是,在美国总统大选中,它应该如何与自己最喜欢的人合作。这个很简单。在民主党人拜登的领导下,华盛顿和莫斯科的关系一直在恶化。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两国的政治言论越来越强硬,专家表示,发生核冲突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
然而,据克里姆林宫最受欢迎的唐纳德·特朗普称,这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特朗普表示,他可以结束战争,并与莫斯科谈判达成和平协议。克里姆林宫公开表示支持特朗普。他们认为格什科维奇的回归是一种善意的象征性姿态,是寻求妥协的邀请。这一姿态最有可能在美国大选后实现,克里姆林宫希望普京的老朋友特朗普重返白宫。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是,克里姆林宫释放格什科维奇的已知交换条件之一——正如普京本人最近所暗示的那样——是将格鲁乌特工瓦迪姆·克拉西科夫(Vadim Krasikov)送回俄罗斯。克拉西科夫因2019年谋杀一名车臣持不同政见者而被关押在德国。
今年早些时候的报道称,在纳瓦尔尼今年2月死于北极监狱之前,柏林准备放弃克拉西科夫,以换取“两名美国公民和阿列克谢·纳瓦尔尼”。
尽管纳瓦尔尼去世后,这一明显的交易失败了,但普京个人仍然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尊重苏联的传统,把他的特工带回来。这不是基于浪漫主义,而是基于现实。如果这个政权不拯救代表它执行秘密行动的间谍,将来就没有人愿意承担这样的任务了。
即使特朗普真的重返白宫,克里姆林宫政权的敌人也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它不会止步于克拉西科夫和像他这样的人,未来它将需要他们来做“肮脏的工作”。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